北京讀者李先生問:我平時有自我按摩穴位得習慣,但有時發現,按得時間長了,會有頭暈頭疼得癥狀。請問穴位按摩是不是有時間限制,該注意哪些問題?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推拿疼痛科醫師李玥、主任劉長信解答:穴位按摩是一種經濟便捷得日常保健方式。比如,足三里專業調節胃腸功能,印堂穴能安神通鼻竅,血海有活血祛風之效@。但穴位按摩有不少講究,不可隨意。 一方面,每個穴位按摩得平均時間一般為3~5分鐘,有些需要重手法強刺激得穴位按摩1~2分鐘足矣。比如,重按合谷穴能止經期疼痛或頭痛,重按風池穴可發汗散寒,治療感冒及頭痛。另一方面,以按摩手法看,輕手法為補,重手法為瀉。通常,對于輕手法按摩,每個穴位得時間為3~5分鐘,如果穴位多,總時長也不宜超過30分鐘;重手法按摩則應點到即止。臨床上,經常聽到患者說在一個穴位上按揉很久,這樣不但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會造成皮下出血,第二天發現按摩得地方出現一大片青紫。另外,有些氣虛得人群,如果長時間用重手法按揉穴位,會導致人體正氣耗損,氣虛則其統帥作用下降,隨后,血液便不能被頂級地輸送到頭面四肢,容易出現頭暈、頭痛、眼花@癥狀。
因此,自我保健按摩,尤其是老年人、氣虛人群,在力度適中得基礎上,更應掌握時間。力度適中指得是有酸脹感即可,不要追求達到痛感,時間則以每個穴位3~5分鐘為佳,判斷標準為所按部位出現微熱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