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儋州市
儋【dān】州,古稱“儋耳”。
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海南島置珠崖、儋耳兩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郡為州,將“儋耳郡”改為“儋州”。民國元年(公元1912 年)改稱儋縣。1950年海南解放至1992年,儋縣建制沒有改變。1993年3月,經批準撤銷儋縣,設立儋州市(縣級市)。2015年2月19日,批復同意海南省調整儋州市劃,設立地級儋州市。至此,儋州市成為海南第四個地級市。
儋州,地處海南西北部,瀕臨北部灣,是海南西部的經濟、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儋州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著名景點有藍洋溫泉、恒大海花島、東坡書院、石花水洞等。
2、澄邁縣
澄【chéng】邁,自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縣已有二千余載,是西漢時期海南三大歷史名邑(即玳瑁、紫貝、苣中)之一。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遷縣城于今老城鎮的老城墟,并且取澄江,邁山之首字,易名澄邁縣。
澄邁縣,邁縣位于海南島的西北部,環北部灣城市群的縣,毗鄰省會海口市。澄邁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風景秀麗,旅游資源豐富,著名景點有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永慶寺、美榔姐妹塔等。
3、博鰲鎮
博鰲【áo】鎮 ,“博鰲”的含義是魚類豐(多)碩(大),用通俗語言表述就是“魚多魚肥”的意思。
博鰲鎮,隸屬于海南省瓊海市,位于瓊海市東部海濱,萬泉河入海口。博鰲是海南著名的“十大文化名鎮”之一,有博鰲亞洲論壇會址等著名景點。
4、石碌鎮
石碌【lù 】鎮 ,石碌鎮是2002年4月由原太坡和石碌兩鎮合并而成,是昌江黎族自治縣駐地,是全縣、文化、經濟中心。有石碌鐵礦等著名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