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 w; ?- m" l9 v- \( S* L
中國改革開放造成的巨大奇跡之一,就是形成了西方國家高工資低物價,而中國則是低工資高物價的新的經濟現象。
c2 K; X m: V3 w+ O
由于把中國的低工資和高物價結合在一起,把美國的高工資和低物價結合在一起,這就使中美兩國實際收入之間的差距,要遠遠高于貨幣收入之間的差距。在實際生活中,美國工人仍然能夠獨自一人養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國工人夫妻倆一起沒日沒夜地干,養活一個孩子都困難,還時常還需要爺爺奶奶來接濟。4 j. ~8 \7 p; B' S% t6 j6 b+ f- m/ u
2 x- N) w ~/ m* R; h1 v Y
為什么中美兩國工人貨幣工資之間的差距在縮小,而中國工人供養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養活一個孩子都困難的狀況,這種狀況不僅在中國,即使在世界工業發展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罕見現象。/ D: p! F ]1 f% I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實呢,答案十分簡單:中國財政。: Z: ~$ p$ n" O# `$ W) @- C" S! N5 l2 R
7 E0 K; \9 u! z
無論是美國的低物價,就是中國的高物價,都是中國財政運行的結果。這就是美國比中國人還要關心中國改革開放的根本原因。$ N2 x0 H) M: {+ e7 G
' N/ x" E+ p0 f" M/ n- ~
首先,就美國低物價來說。中國財政補貼一是通過出口退稅的方式按商品發放;二是通過虧損補貼的方式對企業發放。0 {, q$ F8 f' {) q% z* p8 k1 \
其次,就中國高物價來說,則是中國實行高額稅收和通貨膨脹的結果。中國稅收占消費品價格的比重竟然高達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國老百姓每購買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稅收,超過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驚人的高額稅收加到商品價格里面,自然會造成物價高高在上。
~) I/ I X/ S$ Y) w u5 i
如果災難到此為止也就罷了,可是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講,災難還遠遠沒有結束,中國老百姓同時還要承擔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貨膨脹的損失。5 c# A+ |+ r9 b( c4 P# ?) K
中國每出口1美元商品,國內就要按照匯率比大約1比7來增發7元人民幣來平衡,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大約2.3萬億美元,國內由此增發的人民幣超過16萬億元,相當于2008年3.4萬億市場貨幣流通量(M0)的近5倍,這些由出口結匯投放的巨額貨幣,全部以通貨膨脹的方式轉嫁到了老百姓頭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貨幣的大幅度貶值,物價自然會相應大幅度上漲。- {( I, X9 U* `- f' t: x
) U2 }% o5 o8 q% w3 [2 q* N1 ^
在此我們看到了一個讓中國老百姓欲哭無淚的荒謬現象:中國出口商品越多,賺取外匯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 v( m+ c8 M' t$ b
如果中國不出口商品,而是用于國內百姓生活,既能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會發生對外財政補貼;或者退一步來說,如果中國出口商品白白送給外國,不收取美元,國內也就不會增發人民幣,貨幣也不會貶值,中國老百姓的損失也會小一些。) D$ E0 m, {) m9 h6 |) ?. a
% L! V$ {. m( t8 S6 u/ U! t
可現在卻是,生產的商品出口到了國外,由出口商品換取的美元也借給了國外,而把由此增發的人民幣留在了國內市場上,變成了沒有任何商品做基礎的“純粹廢紙”。0 v* A3 k1 n6 v% C6 i l
由于這些增發的“純粹廢紙”與現有貨幣一樣流通,必然會造成現有貨幣大幅貶值和物價大幅上漲。結果就是中國老百姓不僅損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財富,連手里的貨幣財富都在遭受貶值損失。) o( P* c- I$ r- K" ^
) ]: ~* V% E2 _; P2 Q
反觀美國情況恰恰與中國相反,美國市場上的貨幣流向了中國,中國的商品流入了美國市場,由于市場上貨幣減少商品增加,必然導致物價下降,美國老百姓手里的錢便能購買更多商品。
再加上流向中國的美元又通過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國,美國可以用中國的這些錢來增加公共品的供給,能夠進一步起到降低物價的作用,提高美國老百姓貨幣的購買力。
# { z+ d6 Y! I; C! f/ g$ f
如果是站在中美兩國老百姓的立場上——而不是站在國家立場上——看待這個問題將更加清楚,中國老百姓生產的商品,被美國老百姓用美元買走了,美元被中國拿走了;美國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國得到了美元,而中國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現有貨幣的貶值。
結果就是,美國給中國印發美元紙幣,中國給老百姓印發人民幣紙幣;美國用這些紙幣為美國老百姓換來了所需要的各種商品,中國則相反,用這些紙幣從中國老百姓手里換走了所生產的各種商品。
而形成這個財富魔方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貨幣增發和商品增加之間的分離: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國等西方國家,新增發的貨幣卻留在了中國市場上,不斷稀釋著老百姓手里貨幣的購買力。7 R" M0 w( ]6 }+ h6 Y3 p
這就是美國高工資低物價,而中國低工資高物價的秘密。 ( V' t( q( f8 Z/ s1 y
中國改革開放造成的巨大奇跡之一,就是形成了西方國家高工資低物價,而中國則是低工資高物價的新的經濟現象。
c2 K; X m: V3 w+ O
由于把中國的低工資和高物價結合在一起,把美國的高工資和低物價結合在一起,這就使中美兩國實際收入之間的差距,要遠遠高于貨幣收入之間的差距。在實際生活中,美國工人仍然能夠獨自一人養活一家子四、五口人,而中國工人夫妻倆一起沒日沒夜地干,養活一個孩子都困難,還時常還需要爺爺奶奶來接濟。4 j. ~8 \7 p; B' S% t6 j6 b+ f- m/ u
2 x- N) w ~/ m* R; h1 v Y
為什么中美兩國工人貨幣工資之間的差距在縮小,而中國工人供養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養活一個孩子都困難的狀況,這種狀況不僅在中國,即使在世界工業發展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罕見現象。/ D: p! F ]1 f% I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實呢,答案十分簡單:中國財政。: Z: ~$ p$ n" O# `$ W) @- C" S! N5 l2 R
7 E0 K; \9 u! z
無論是美國的低物價,就是中國的高物價,都是中國財政運行的結果。這就是美國比中國人還要關心中國改革開放的根本原因。$ N2 x0 H) M: {+ e7 G
' N/ x" E+ p0 f" M/ n- ~
首先,就美國低物價來說。中國財政補貼一是通過出口退稅的方式按商品發放;二是通過虧損補貼的方式對企業發放。0 {, q$ F8 f' {) q% z* p8 k1 \
其次,就中國高物價來說,則是中國實行高額稅收和通貨膨脹的結果。中國稅收占消費品價格的比重竟然高達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國老百姓每購買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稅收,超過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驚人的高額稅收加到商品價格里面,自然會造成物價高高在上。
~) I/ I X/ S$ Y) w u5 i
如果災難到此為止也就罷了,可是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講,災難還遠遠沒有結束,中國老百姓同時還要承擔因出口商品造成的巨大通貨膨脹的損失。5 c# A+ |+ r9 b( c4 P# ?) K
中國每出口1美元商品,國內就要按照匯率比大約1比7來增發7元人民幣來平衡,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大約2.3萬億美元,國內由此增發的人民幣超過16萬億元,相當于2008年3.4萬億市場貨幣流通量(M0)的近5倍,這些由出口結匯投放的巨額貨幣,全部以通貨膨脹的方式轉嫁到了老百姓頭上,造成老百姓手中貨幣的大幅度貶值,物價自然會相應大幅度上漲。- {( I, X9 U* `- f' t: x
) U2 }% o5 o8 q% w3 [2 q* N1 ^
在此我們看到了一個讓中國老百姓欲哭無淚的荒謬現象:中國出口商品越多,賺取外匯越多,老百姓就越倒霉。$ v( m+ c8 M' t$ b
如果中國不出口商品,而是用于國內百姓生活,既能夠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不會發生對外財政補貼;或者退一步來說,如果中國出口商品白白送給外國,不收取美元,國內也就不會增發人民幣,貨幣也不會貶值,中國老百姓的損失也會小一些。) D$ E0 m, {) m9 h6 |) ?. a
% L! V$ {. m( t8 S6 u/ U! t
可現在卻是,生產的商品出口到了國外,由出口商品換取的美元也借給了國外,而把由此增發的人民幣留在了國內市場上,變成了沒有任何商品做基礎的“純粹廢紙”。0 v* A3 k1 n6 v% C6 i l
由于這些增發的“純粹廢紙”與現有貨幣一樣流通,必然會造成現有貨幣大幅貶值和物價大幅上漲。結果就是中國老百姓不僅損失掉了出口商品那部分財富,連手里的貨幣財富都在遭受貶值損失。) o( P* c- I$ r- K" ^
) ]: ~* V% E2 _; P2 Q
反觀美國情況恰恰與中國相反,美國市場上的貨幣流向了中國,中國的商品流入了美國市場,由于市場上貨幣減少商品增加,必然導致物價下降,美國老百姓手里的錢便能購買更多商品。
再加上流向中國的美元又通過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國,美國可以用中國的這些錢來增加公共品的供給,能夠進一步起到降低物價的作用,提高美國老百姓貨幣的購買力。
# { z+ d6 Y! I; C! f/ g$ f
如果是站在中美兩國老百姓的立場上——而不是站在國家立場上——看待這個問題將更加清楚,中國老百姓生產的商品,被美國老百姓用美元買走了,美元被中國拿走了;美國老百姓得到了商品,中國得到了美元,而中國老百姓唯一得到的,就是手里現有貨幣的貶值。
結果就是,美國給中國印發美元紙幣,中國給老百姓印發人民幣紙幣;美國用這些紙幣為美國老百姓換來了所需要的各種商品,中國則相反,用這些紙幣從中國老百姓手里換走了所生產的各種商品。
而形成這個財富魔方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貨幣增發和商品增加之間的分離:新增加的商品流向了美國等西方國家,新增發的貨幣卻留在了中國市場上,不斷稀釋著老百姓手里貨幣的購買力。7 R" M0 w( ]6 }+ h6 Y3 p
這就是美國高工資低物價,而中國低工資高物價的秘密。 ( V' t( q( f8 Z/ s1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