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有什么功能?如何防治膽囊疾病?膽囊一旦出現疾病,是切除膽囊做“無膽英雄”,還是盡可能地保膽?9月1日,暨南大學附屬深圳華僑醫院院長、肝膽專家胡明彥主任醫師領銜專家團隊舉辦大型公益義診活動,向市民普及膽囊健康相關知識。
膽疼還是胃疼?
別傻傻分不清
在今年5月召開的第六屆全國內鏡微創保膽學術大會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肝膽外科彭健教授聯合全國數十名知名膽道外科權威專家建議,將每年的9月1日定為“膽囊健康日”。
9月1日當天,深圳華僑醫院院長、肝膽專家胡明彥主任醫師領銜專家團隊走進了深圳中華商務印刷有限公司,為企業職工舉辦大型公益義診。
“過去人們對膽囊這個器官不重視,一是不做檢查,出了問題還不自知。膽囊疾病的主要表現可為右上腹疼痛,很多人膽囊疼痛以為是胃疼;二是檢查后發現問題,但因為沒有癥狀,便不予理會;三是出現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等問題,便不管指征一刀切下,忽略了膽囊作為消化器官的重要性以及切除手術可能遺留的問題。”胡明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關于膽囊健康,人們存在一些認識誤區。
據胡明彥介紹,膽囊疾病主要有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炎、膽囊癌等。較常見的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發病率在10-20%。
摘膽還是保膽?
要做個性化評估
一旦膽囊出現結石、息肉等,是切除膽囊做“無膽英雄”還是盡可能地保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絕大部分醫生都會選擇前者。即便在當下,“保膽取石”在學術界仍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