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趴在天津團泊體育中心壘球場的場圍上,靜靜地凝視著不遠處的領獎臺。搞了四十余年棒球,像許多與他一樣頭發花白、鼻子上需要架上花鏡的人一樣,他在網絡世界也一板一眼,給自己注冊了一個“棒球人”的網名。可誰知,職業生涯的最后20個月,他卻臨危受命接手了北京女壘,并最終使這支曾經輝煌的隊伍時隔16年再登領獎臺。而功成之后,老李也要身退了。
像父親一樣的對待他
2015年12月,臨危受命的李兵接手了北京女壘。此時距離只有20個月的時間了。“當時我沒有太多想法,自認為這個決定沒問題。”他說,“但實際接手后,我發現與我想的不是一回事兒。”
李兵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走進球隊會議室時的感覺,“腦袋‘嗡’地一下。隊伍人員的情況和我想象得差距非常大,加上調整,我原來認識的老隊員都不在了,基本是一支90后組成的隊伍。”老李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溝通問題。他說:“我帶了幾十年男孩,真急了罵一頓打兩巴掌都沒事兒,可女孩不行。她們很感性,有時候真讓我哭笑不得。”
時間長了,李兵發現姑娘們對他是真好,雖然給他起了個綽號“爺爺”,但待他都像父親一樣。“我慢慢感覺我們像個家庭,在生活和訓練中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李兵說,“有幾次把姑娘們累得夠嗆,我真心疼,因為我把她們當閨女看。”正是因為有了感情,李兵發自內心地希望在自己帶隊的這段日子里,能給姑娘們帶來一點好成績,能夠有些好的回憶。
打造自己不模仿別人
北京女壘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和輝煌過往的隊伍,在首任主帥名宿李敏寬治下,球隊曾經全國比賽十連冠。
在剛接手球隊的李兵看來,北京女壘那時就已經形成訓練刻苦、勤奮的氛圍,但在世界壘球發展潮流越來越趨向于男子化,許多技術向棒球靠攏后,北京女壘卻在訓練中存在一些落伍過時之處。“她們過去拿時間和數量來量化訓練。而我更看重的是訓練效果和質量。”李兵說,“你練的技術如果在比賽中根本不用或者用不出來,那花這個時間干什么?”李兵在訓練中盡可能不拖時間,因為真正的比賽中,注意力全程集中是非常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