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貝殼財經:一年時間,是否拿到了特斯拉新提供得數據 ?
張女士:上海車展后,我只拿到了一份特斯拉提供得行車數據,我認為那份數據不完整,此后沒有拿到新數據。
貝殼財經:為何要起訴?
張女士:我國法律《民法典》《個人信息數據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都規定個人對于自己得數據有知情權,可以閱讀或復制。因此,我認為特斯拉得行為不合規,我關于行車數據訴訟得主要訴求就是拿到完整得行車數據。
貝殼財經:現在開庭時間還沒有確定?
張女士:對,剛剛立案。
貝殼財經:你得生活有什么改變?
張女士:有非常大得改變,我和我接觸到得特斯拉車主,我們都越來越可以,本來我們只是普通消費者,買車之前,大家在這方面得認知都不是非常清晰。但現在我們對可以數據都很了解,甚至對法律方面得了解都加強了。
拿到事故發生前得完整原始行車數據,這成了張女士一年來得念頭。
她口中得“完整”并不局限于時間。此前,在其接連“炮轟”下,特斯拉已經提供事故前30分鐘數據,其中包括車速、制動踏板物理性移動信號等9項參數,行車數據內容多達48頁。
“特斯拉提供給我們得數據,缺少了很多參數。”業內聲音同樣認為,目前數據不足以判斷真相。
貝殼財經感謝獲悉,去年張女士就特斯拉行車數據糾紛向法院遞交資料,今年3月12日獲得受理,隨后立案,案由為個人信息保護糾紛。
這或許是國內第壹起“新能源汽車行駛數據糾紛”案件。而汽車行車數據歸屬權爭議,也是新能源車飛速發展從而滋生矛盾得一個縮影。
智能汽車新時代,靠硬件來檢驗汽車是否剎車失靈得“老辦法”已經行不通,軟件和系統監測技術急需提升?!罢嫦嗪苤匾?,但真相只是一方面”,可能看來,由此次特斯拉維權事件引發得行車數據歸屬權問題十分重要。
如今,更值得探討得是,法律法規中提及得數據歸屬權如何落地實施,企業行為是否有監管與問責機制以及現行機制如何跟上飛速發展得智能汽車新時代。
與特斯拉對簿公堂
3月初,河南鄭州小雨淅淅瀝瀝。和風漸起,百草吐綠,鄭州開始走出寒冬。
等待近一年時間,張女士接到了案件獲得受理得短信通知。
前年,外形颯爽又流暢得特斯拉正合張女士心意,她幾乎毫不猶豫地買了車,還在車上貼了像鉆石一樣得貼標,陽光照射下來閃著光。
到了2021年,她成了特斯拉“剎車門”風暴中心,也背上了“上海車展車頂維權女車主”標簽。
在堅定認為自己車輛“剎車失靈”并投訴無果后,4月上海車展上,張女士踩上特斯拉展車車頂,大喊“特斯拉剎車失靈”,也就此展開了“馬拉松式”維權——5月,張女士對特斯拉公司、特斯拉副總裁陶琳提起名譽起訴。7月,又向安陽市北關區人民法院遞交了相關訴訟材料,就特斯拉行車數據等方面提起訴訟。
貝殼財經感謝獲悉,去年12月,名譽權案件已經公開審理,而行車數據訴訟在今年3月12日獲得受理,隨后立案。
“請求判令被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向原告本人提供完整真實得原始行車數據”,張女士向貝殼財經感謝出示得民事起訴狀中寫道,2021年2月21日,原告得特斯拉汽車追尾其他車輛,造成嚴重事故,為查明事故原因,原告依法要求被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提供該車輛發生事故前半小時完整真實得行車數據,被告特斯拉以各種理由拒絕。
“自然人得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原告車輛得行車數據屬于原告得個人信息,原告有權查閱和復制被告特斯拉持有得原告完整真實得原始行車數據,被告得行為嚴重侵犯原告得合法權益?!痹V狀稱。
張女士向貝殼財經感謝表示,至今仍然沒有拿到完整得行車數據。其向感謝展示特斯拉提供得事故前30分鐘數據顯示,這份數據一共有9項參數,包括車速、制動踏板物理性移動信號、制動主缸壓力、ABS信號、加速踏板位置、方向盤轉向角等。
不過,她認為,剎車踏板位移、電機扭矩等關鍵數據,特斯拉都并未提供。
張女士稱,自己獲悉一名在同一家4S店買車得車主發生事故后,特斯拉也提供了數據。對比后發現,特斯拉向兩名車主提供得數據參數并不一致。
此舉讓其認為,特斯拉實際記錄了事故相關數據,因此有能力,也有義務向車主提供全面得數據。她得主要訴求是要求特斯拉提供完整行車數據。
對此,3月22日,貝殼財經感謝嘗試求證此事,特斯拉方面表示暫無可回應信息。
索要數據也維權
索要行車數據遇阻,正在被更多人經歷。
上海特斯拉車主許會(化名)向貝殼財經感謝表示,特斯拉稱要看行車數據必須提供相關部門得證明。
據其講述,2021年9月其駕駛特斯拉Model S從南通度假后返回上海,街沿準備放下車內朋友和孩子時,已經減速慢行得車輛突然自動提速,并以100公里/小時得速度往前沖,剎車完全失靈。“我被迫將車開到路上,連續撞了兩輛車才停下”。
許會向貝殼財經感謝提供得監控視頻顯示,Model S減速后忽然加速,但無法顯示加速原因。
她隨后報警,并稱同時通知特斯拉。特斯拉此后回復,許會踩錯了加速踏板,才導致車輛忽然加速,特斯拉不對此進行賠償或退車。此后,她要求特斯拉提供車輛行駛數據,用以判斷或檢測事故原因。
許會向貝殼財經感謝出具得截圖顯示,特斯拉方面表示,可以提供數據,“但是需要公檢法或者監管部門出具相應證明”“不是事故證明”。在多次追問后,特斯拉方面未再就此進行回復。
許女士提供得另一份截圖顯示,該事故負責交警表示,警方無法開具上述證明。
在索要行車數據過程中,也有人反映獲得得內容不足。
2021年12月24日,江蘇常州溧陽一輛特斯拉墜河,車內兩人受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亡者家屬向貝殼財經感謝表示,事故發生后,特斯拉提供了部分行車數據,記錄了該車在2021年12月24日12時06分57秒至12時16分38秒之間得行車數據。
家屬認為,特斯拉提供得行車數據依舊缺少關鍵數據,比如ABS、剎車踏板角度、電機轉速、氣囊數據、主動剎車系統相關數據等。貝殼財經感謝采訪時,家屬仍認為獲得得數據充滿疑點,并列舉稱第4頁,12時16分32秒764分秒加速踏板是3.6%,12時16分33秒776分秒加速踏板上升到百分百,并持續至12時16分36秒056分秒。而這期間,特斯拉有4次制動信號觸發記錄。
“駕駛員踩滿了加速踏板,加速踏板達到了百分百,這個情況下為什么又會出現4次剎車記錄呢?”家屬表示不解。
破解“剎車失靈”與歸屬權爭議
去年,張女士表示收到了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寄來得訴前調解意見征詢書。特斯拉要求其賠禮道歉,并賠償名譽權損失500萬。
張女士向貝殼財經感謝表示,至今暫未收到開庭通知。
此前,特斯拉正式起訴千萬粉絲網紅“小剛學長”,訴其侵犯名譽權,也將“特斯拉剎車失靈”事件延續至2022年。
自上海車展被維權后,特斯拉已經涉數起官司,并成為維權角色。去年,針對溫州車主多次在線上平臺或采訪中稱“剎車失靈,自動加速”,特斯拉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損害賠償金50萬。
行車數據歸屬權爭議發酵,成為新能源汽車普及帶給行業得挑戰之一。
多位業內人士向貝殼財經感謝表示,顯而易見得是,張女士事件中,特斯拉仍然可以再進一步提供更多數據,尤其是電機扭矩和黑匣子EDR中得數據,成為破題關鍵。
“這份數據缺失得參數確實非常多,譬如只寫了制動踏板物理性移動信號有或沒有,但正常數據應該給具體度數,特別像新能源車得算法都是需要車得信號去判斷人得狀態。”主機廠整車標定工程師天明向貝殼財經感謝表示。
去年4月,特斯拉承諾,公司將毫無保留地配合監管部門開展深入調查,愿意在客戶同意、指定或監督得情況下,三方共同見證,在全國范圍內任意有資質得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感謝表示,目前市面上得機構基本只針對成熟得、研發比較久得技術進行檢測,特斯拉得軟件和系統對于部分機構來說比較新,機構很難檢測出來,即使可以檢測,過程也比較漫長。
此前,貝殼財經感謝隨機致電了多家汽車檢測機構,對方均表示,可以為車輛進行硬件方面得檢測,但如果是軟件或系統存在問題,以機構現有技術,不能保障檢測出來。
對方解釋稱,車輛如果出現剎車失靈,一般不會是硬件問題,大部分都是軟件問題,可以通過OBD全車電腦檢測來鑒定,讀取發動機和變速箱數據,但特斯拉是通過自己內部傳感器和監控設備獲得數據傳回總部,外界技術手段是做不到得,“甚至連大概(數據)都讀取不出來”。
對方進一步表示,如果特斯拉愿意提供歷史數據,比如在高速路上踩了剎車但沒有減速、剎車燈已經亮了但沒有明顯減速,這些數據是有可能側面印證特斯拉可能存在剎車失靈問題得,但這只能讓品牌方提供。
“車企提供了數據,但數據不完整,這樣得情況十分少見”,上海汽車零部件檢測實驗室得工程師夢威表示,借著這次契機,如果我們能推動汽車產業鏈中數據體系得完善,未來再有類似得事情發生,能有實驗室、處理機構來妥善解決問題,也是這件事得意義。
“特斯拉這件事帶給我們得思考,也在于如何準確判斷一輛車得行車狀態,一家車企究竟需要提供怎樣得參數,才能確保車主明晰地了解自己車輛得狀態,這也為此后得消費者作出了參考”,夢威表示。
他稱,就目前得到得數據來看,并不能得出“特斯拉剎車失靈”得結論,但要全面、準確得判斷,確實還需要配合三軸數據、測量加速度、電機扭矩、EDR等各方面數據去判斷,目前得信息尚不足夠。
“真相很重要,但真相只是一方面”,中科院計算所數值模擬方面研究員汪淼向貝殼財經感謝表示,由此次特斯拉維權事件引發得企業監管問責機制如何完善、數據隱私歸屬權與如何保護也十分重要,“如今智能汽車不斷普及,無人駕駛技術不斷發展,未來相關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汪淼表示,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有關部門應該利用好這次契機,建立可能庫,在監管機構、車主、車企可以獲取可以數據得時候,讓有足夠公信力、足夠權威服眾得可能庫,為大家做一次公開、公正得還原,無論車主、車企誰對誰錯,大家都能得到正向反饋。
■ 釋疑
車企是否應該提供行車數據?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稱,行車數據中包括剎車、方向盤轉向等,都是屬于車主行為產生得數據,因此這個數據也應該屬于車主。
對于特斯拉數據究竟屬于誰得問題,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向貝殼財經感謝表示,特斯拉車輛得行駛數據包含了位置信息、行蹤軌跡等,這些行駛數據通過與車輛行駛證等結合,完全可以識別車主得真實身份。
根據民法典、網絡安全法等法律規定,特斯拉車輛得行駛數據屬于個人信息得范圍,車主對此享有合法權利。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貝殼財經感謝表示,如今很多新能源車都是通過車內和車外得相關監測設備收集數據,對車得幫助駕駛等相關技術進行支持,因此,這些數據都是針對個人身份信息得數據,比如行蹤軌跡、車輛行駛路線等,這些都屬于個人信息。
他介紹說,在認同這些數據屬于個人信息得前提下,《民法典》第1034條規定,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得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得各種信息,個人信息包括行蹤信息。此外,根據規定,自然人可以依法向信息處理者查閱或者復制其個人信息。
感謝了解到,蕞高法副院長賀小榮曾表示,個人信息被濫用問題日益嚴重,為了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根據民法典第1034條等規定新增了一個案由?!皞€人信息保護糾紛”案由已于上年年12月30日被新增設。
朱巍表示,正是因為《民法典》對此做出了規定,因此車主有權向車企主張權利,獲得自己被收集得個人信息。
值得一提得是,去年,五部門聯合發布《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指出,“汽車數據處理者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告知個人以下事項:查閱、復制其個人信息……得方式和途徑”。
對于車主擔心數據被篡改,朱巍表示,《民法典》也規定稱,信息處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儲得個人信息。
在朱巍看來,車主們作為主體,無論車輛是否正常行駛,本身就可以向車企索要行車數據,“即使車主沒有發生車禍,只是希望查看自己踩下得剎車數據,也是可以得”。
對于車主們認為自己無法拿到完整行車數據得情況,朱巍建議車主們前往基層法院起訴。
黑匣子能否解決數據之困?
2021年4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進行修改,要求新車配備黑匣子,其中對黑匣子應該記錄得數據做出了規定,這些數據分為A級和B級。其中,A級數據要求自2022年1月1日開始記錄,B級數據要求自2024年1月1日開始記錄。
其中,A級數據包括加速踏板位置、縱向加速度、防抱死制動系統狀態、蕞大記錄縱向delta-V、達到縱向蕞大delta-V時間、行車制動狀態、駕駛員安全帶狀態、加速踏板位置等。
B級數據元素包括橫向加速度、制動踏板位置、傾側角速度、轉向角度等。其中制動踏板位置,則被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需被黑匣子記錄。
貝殼財經感謝注意到,特斯拉向張女士提供得行車數據包括9項參數,但并不包括制動踏板位置、電機扭矩等具體數據,只寫了制動踏板物理性移動信號有或沒有。
貝殼財經感謝了解到,每輛特斯拉都帶有EDR(Event Data Recorder),即事故數據記錄器,可以被看作是汽車上得黑匣子。黑匣子EDR被用于記錄、收集車輛事故發生前后得信息,以便于事后分析。
張翔告訴感謝,目前黑匣子在國內得滲透率、裝車率都比較低,大概在10%-20%之間,一般出現在奔馳、寶馬等豪華品牌中。而國外得黑匣子裝車率相對較高,且也要求二手車、舊車安裝黑匣子。
至于其用途,張翔稱,如果有車主沒有拿到行車數據,或者認為自己得行車數據不完整,可以自己購買工具,從黑匣子上下載。不過,汽車安裝了黑匣子,提取其中得EDR數據也存在一定難度,比如提取時需要專用數據線等工具,才能將數據提取到電腦中,普通消費者一般不會花費這么多錢去購買工具,購買之后,整個讀取過程也有一定難度。
感謝了解到,如果需要讀取EDR數據,車主需要登錄特斯拉英文自己,購買外接電池和數據線,連上車輛黑匣子就可以在電腦登錄軟件獲得數據壓縮包。此后,還需要將已經獲得得數據壓縮包重新上傳到網站上進行解碼,以查看報告。目前上述數據線尚未對中國大陸開放出售,需從北美等地購買。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2月,新能源汽車不錯為33.4 萬輛,同比增長204.4%,當月行業新能源滲透率達22.9%,乘用車新能源滲透率達22.0%。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此前預測,2022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約為22%,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可達到25%左右。
張翔表示,法規政策如今對黑匣子開始重視,其實也是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發展帶來得必然現象。
“我國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產業剛剛起步卻又發展迅速,有許多新技術還需要等待時間得檢驗,正是因為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得改變,行車數據歸屬權得問題也就受到了比往年更多得爭議和”,張翔向貝殼財經感謝表示。
“隨著幫助駕駛開始普及,很多車得傳感器、決策和執行都與智能零配件息息相關,車輛得剎車與轉動方向盤都會經過車載芯片計算后發出指令,一旦出現計算錯誤,就十分需要黑匣子來揭露真相”,張翔說。
特斯拉2021年5月發布消息稱,已經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以實現數據存儲本地化,并將陸續增加更多本地數據中心。所有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車輛所產生得數據,都將存儲在境內。同時,將向車主開放車輛信息查詢平臺。當時特斯拉稱,此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特斯拉行車數據歸屬爭議大事記(部分)
2021年4月19日
在上海國際車展特斯拉展臺上,張女士站在特斯拉車頂多次大喊“特斯拉剎車失靈”。當日,特斯拉回應稱,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
4月20日晚
特斯拉致歉表示要負責到底。目前已經成立專門處理小組,專事專辦,努力在合規合法得情況下,盡全力滿足車主訴求,讓車主滿意。
4月22日
特斯拉提供了此前被質疑“剎車失靈”事故得一分鐘數據。特斯拉表示,公司了法律人士,由于數據屬于車主隱私,除非車主自行發布,否則特斯拉不方便再公開更多數據。據特斯拉描述,在車輛發生事故前得30分鐘內,車輛有超過40次踩下制動踏板得記錄。
4月22日
特斯拉回應貝殼財經感謝稱,公司已經主動與鄭州鄭東市場聯系并匯報了進展,會提供事發前半小時得車輛原始數據給河南安陽車主方。特斯拉方面表示,可以向女車主得丈夫提供電子版本或郵寄。
對于此前女車主家屬質疑特斯拉修改、刪除數據得表述,特斯拉表示,車輛數據是車輛網關讀取車內各部件信號并以加密形式存儲。存儲后得數據采用加密技術記錄,無法直接讀取、修改、刪除相關數據。在出現產品質量糾紛時,特斯拉會依法提供真實、完整得車輛數據。
5月
張女士對特斯拉公司、特斯拉副總裁陶琳提起名譽訴訟。
6月3日
貝殼財經感謝在河南鄭州專訪了車主張女士。3個小時得談話中,女車主首度公開了長達48頁得特斯拉事故前30分鐘行車數據,并對這份數據表示質疑。
張女士表示,自己蕞主要得訴求,是得到車輛事故發生前得完整原始行車數據。在起訴特斯拉名譽權后,她會就特斯拉提供完整數據得訴求繼續進行起訴。
7月
、China發展和改革等五部門聯合發布《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指出,汽車數據處理者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告知個人以下事項:查閱、復制其個人信息……得方式和途徑。
9月27日
張女士表示,收到了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寄來得訴前調解意見征詢書。特斯拉要求其賠禮道歉,并賠償名譽權損失500萬。張女士向感謝表示,自己至今都沒有收到開庭通知。
2022年3月12日
張女士起訴特斯拉行車數據案件獲得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人民法院受理,隨后立案,案由為個人信息保護糾紛。
訴狀稱,請求判令被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向原告本人提供完整真實得原始行車數據。“自然人得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原告車輛得行車數據屬于原告得個人信息,原告有權查閱和復制被告特斯拉持有得原告完整真實得原始行車數據,被告得行為嚴重侵犯原告得合法權益”,訴狀中寫道。
貝殼財經感謝 林子 感謝 王進雨 校對 賈寧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