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吃的肉太多了,而且吃的食物有污染,難以消化。也越來越懶,運動量少,使得身體堆積的垃圾越來越多!垃圾多了身體就當然變差,容易讓濕氣入侵。本應五谷雜糧為食,現以肉為主了。久而久之,受傷害的是脾胃,很多時候便不成形就說明脾虛,也說明體內被濕氣入侵了!
濕氣這是中醫的叫法,這也是經常看中醫會提到最多的。濕又分熱濕和寒濕,濕氣是6邪之一,濕氣重的人常常脾虛,脾作為五臟之根本,脾虧損就導致體內濕氣無法排出,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其它的身體癥狀。六邪來源于大自然的六氣,為風、寒、暑、濕、燥、火。正常情況下,六氣組成大自然。人體亦有六氣,若六氣過盛,而表現出對人體有害的一面,即為六邪。
濕氣分為兩種:分別為濕熱和寒濕,癥狀不一樣,表現形式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可以對著鏡子自檢,以下幾點都是體內濕熱的表現:
舌頭黏膩,舌苔厚膩、紅而胖達,口干口苦不愛喝水,四肢乏力,困倦思睡,小便渾濁,大便黏膩不暢,面部油脂分泌過旺,面部眼皮腫脹,感覺不清爽,體態較豐滿,面色淡黃或發暗,沒有食欲。
寒濕的一般表現
寒癥常見為舌苔白、舌體厚膩、舌邊有齒痕,有惡心、嘔吐、胃脘滿悶、痰多、泄瀉稀薄多水,脘腹脹滿,惡寒發熱,肢體酸痛,不思飲食,口淡不渴,頭痛,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顏色越是發暗,代表寒濕越重。
為什么說濕氣病很難纏?
濕氣重的人往往各種癥狀不斷,又遷延難愈,去醫院看往往又沒有具體的病因。濕氣之所以這樣難纏,主要是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濕氣笨重且渾濁。濕氣依附在身體某些地方,和身體緊緊結合難以分離。物體濕的時候要比干的時候重很多,所以身體有濕氣的時候,我們往往覺得身體或頭部沉重;濕氣濁會導致身體氣血流通不暢,血液流速減緩難以帶運氧氣,濕氣重的地方還容易滋生各種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