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出臺十項禁令,強化暗訪督查,通過智能科技追蹤公車軌跡 全程緊盯 亂用公車無處遁形(歲末年初探作風)
本報記者 劉 峰
2018年01月26日04:42 來源:-
1月4日,寧夏銀川入冬以來最冷的周四,大雪下了3天仍不見停。為安排好周一上班的應急預案,銀川市屬某醫院副院長從金鳳區悅海萬家小區出發,坐了12站公交來到單位。單位院內停車場,3輛公車暫被封存、落滿雪花。“過去司機開公車接送,大家都見怪不怪,其實是觸碰紅線的。現在就算是加班,也沒有讓公車接送上下班的了。”
元旦前,銀川市紀委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未參加公車改革的市管企業單位車輛監督和管理的通知》,10條細化的管理辦法劍指“公車私用”,并曝光違紀者名單。該通知被市民稱為“十項禁令”。
為剎住“車輪上的腐敗”,銀川一方面從制度發力,制定管理細則不留監管死角;另一方面,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啟動“天眼行動”,同時加大暗訪督查力度,織密監督網絡。
嚴管
“十項禁令”細化公務用車制度
“單位在景區,職工上下班太遠怎么辦?”“沒有車補,就不能搭一下單位的便車嗎?”“為了執勤方便,下了班順便把單位的車停在小區,又不給自己辦事用,這也違規嗎?”《通知》一經發布,立刻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很多單位給銀川市紀委打電話來詢問情況。
“公務車輛是用來有效保障公務活動的,不論任何理由,只要存在公車私用的行為,都將依規嚴肅追責!”銀川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王彥君給出了明確答復。
據王彥君介紹,“十項禁令”是公務用車制度的進一步細化和重申。“‘禁令’是針對一些突出問題提出的。比如第一、二條:嚴禁公車私用,接送個人上下班、辦私事等;嚴禁非因執法執勤、機要通信、突發事件等需要,將公務用車長時間停放于非單位指定的固定停車場。”
記者翻看通知內容時注意到,凡是在公車非公用上動心思的,“十項禁令”全部囊括。例如:嚴禁以特殊用途等理由變相超編制、超標準配備公務用車;嚴禁以任何名義和方式換用、借用、占用下屬單位、其他單位或服務對象(企業或個人)的車輛和司機;嚴禁利用職權或職務影響力,收受、索要下屬或其他單位和服務對象的油卡、油票等,或將公務用車油料轉倒給個人車輛使用……
另一方面,《通知》還要求未參加公車改革的市管企事業單位建立完整的車輛運行管理臺賬和公示制度,定期在本單位通報或公示公車配備更新和使用情況,接受干部群眾監督。對頂風違紀、違反公車管理使用規定的當事人和相關責任人,一律嚴肅追究責任,公開曝光。
不久前,銀川市紀委就公車管理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專題召開了市監察局局長辦公會議。會上通報了市房地產執法支隊干部郭某的違紀行為:2015年1至12月,郭某上下班讓司機接送,并報銷了3180元停車費用。按照寧夏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規定,郭某被處以記過處分。
銀川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曾祥娟表示:“‘十項禁令’是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下功夫的具體舉措,讓遵規守紀如同吃飯穿衣一樣,成為日常習慣。”
嚴堵
“天眼”行動,讓違規用車無處遁形
依然有不少群眾反映,“銀川這么大,公車標識又那么小,光靠眼睛盯著哪能行”。盡管部分公車在車門上有明確的噴漆標識,依然有不少群眾反映監督起來不太方便。今年元旦前夕,銀川市紀委針對違規使用公車,實施了一場“天眼”行動。
2017年12月29日前,紀委和交管局將市轄3區和各市直部門290個單位的1522輛公務用車信息錄入交通智能監控平臺,對假期公務用車運行情況進行了實時監控的專項監督檢查。“每天所有上路公務車輛的運行軌跡和具體時間平臺上都有準確記錄,且長期存儲。”王彥君表示,“哪輛公務車被舉報違規使用了,通過平臺也可以隨時查詢核實。”
1月3日,交管部門反饋了元旦假期公務用車的情況:75家單位、210輛公務用車出行上路,同時給出了車輛的運行軌跡和具體時間。
1月4日下午,市紀委監察局收到了各單位的核查反饋。
其中,銀川市河道管理所反饋:2017年12月31日,銀川市河道管理所的2輛車都有出車行為。其中一輛車經南熏街、進寧街、到賀蘭山路進入艾依河,經核查,這輛皮卡車當日被安排到艾依河清理已經收割的蘆葦,屬于正常工作。而另一輛車并沒有安排公務,經核查,是司機小陳開車帶孩子到醫院看病去了,屬于公車私用。
對此,銀川市河道管理所已在職工會上對小陳進行了批評教育,并將對其依規追責和公開曝光。
據介紹,包括銀川市河道管理所在內,元旦期間“天眼”行動共核查違規使用公務用車9家單位、17輛車,處理30人,其中黨政紀處分7人、問責23人。
“‘天眼’行動,是為公車私用安裝‘千里眼’,為糾治‘四風’安裝‘瞄準儀’,讓公務用車的所有行動都暴露在監督之下。”曾祥娟說,“我們已將數據分別反饋到這75家單位的紀委、紀檢組,調查核實公車私用的情況,并要求他們作出情況說明。對核查屬實的一律追責問責,并退回使用車輛產生的相關費用。”
嚴防
避免一陣風,實現監管的長效化、制度化
1月16日,記者隨同銀川市紀委工作人員來到景區較多的西夏區暗訪,在鎮北堡影視城、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滾鐘口風景區以及轄區部分賓館、農家樂等餐飲場所門前,未發現一起公車私用的情況。
負責此次暗訪的銀川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周立成告訴記者,“每逢節假日,我們都會開展針對公車私用情況的暗訪活動,但從效果來看,還是通過‘天眼’這樣的科技手段更能夠立竿見影。”
在銀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科技科,科長穆曉鐸向記者介紹“天眼”的工作原理,“這是利用交通智能監管平臺中過車必拍的卡口功能來實現的。輸入從30號凌晨到1號晚的檢索數據后,通過全銀川市435個路口路段的拍照設備,就能挨個識別排查出節日期間仍在使用的公務車輛,及其在每個時間段的運行軌跡。”穆曉鐸在電腦系統中輸入相應的車號,不僅呈現出該車輛在元旦期間的行駛記錄,此前12個月的行駛記錄也逐一呈現出來。
“有職工問我,公車還能不能用了?其實這是兩碼事兒,不是不能用,是不能私用,公車私用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違規違紀的。”銀川市屬某醫院副院長表示,“‘十項禁令’和‘天眼’行動,從制度上和使用上杜絕了公車私用行為。”
“‘十項禁令’內容很全面、規定很細致,具有覆蓋廣、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寧夏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魏向前認為,“這項舉措對于遏制車輪上的腐敗、建設廉潔都具有積極意義。”
魏向前還建議:“為避免相關規定成為一陣風,要讓公車有關的開支做到預算編制全程公開,公車相關的預算執行、審計過程也要足夠公開。要充分發揮各種監督的合力,尤其是電子監督、社會監督及專門監督的力量。要以法規的方式進一步鞏固改革成果,實現制度化、長效化,不斷推進公車改革進程。”
《 》( 2018年01月26日 11 版) (責編:馮人綦、曹昆)
藍天保衛戰 拿下一局! 每個藍天,都會讓人欣喜。過去一年,空氣質量有何變化?改善程度究竟如何?環境保護部1月18日發布的2017年12月和1—12月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能讓我們找到答案。【詳細】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暖了人心 綠了山林交通運輸部等11部門動員部署 確保春運安全平穩 臨近年關,如何順利“搶”到一張回家過年的車票成為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交通運輸部等11個部門聯合召開2018年全國春運電視電話會議,動員和部署2018年春運工作。【詳細】
“高鐵外賣”升級:開車前1小時還可訂餐 可預訂地方特產|重慶至貴陽鐵路1月25日開通運營 兩地2小時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