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程陽,已是午后,本來是想流璉一會,就打道叢江的。
聽說晚上有百家宴,有表演,晚上還有篝火晚會,這消息扯著同學的腳步,于是程陽把我們留了一夜。
表演倒是有些聲色。
除了歌舞,侗鄉特有的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才是醇香的民,這種合唱形式叫“侗族大歌”。
程陽的大歌規模小了點。
評論 zwzhj2010:你以為是做慈善、吃大戶啊,不要錢!哪有不要錢的理,旅游就是你花錢買快樂!當然先要向領頭或導游交錢來統一吃這種長桌宴啊!
也許侗鄉土菜原生態,又或許侗妹手藝精巧,餐畢基本都是光盤,美味又儉樸,雖然小貴,但美妙的感覺是錢也換不來的。
從三江往叢江,不遠,但一路修修整整,行程變得很漫長。
本想先到芭莎看看,但到叢江,已是午后,時間并無充裕,于是,繼續沿著都柳江往加榜前行。
不是侗妹炒菜手藝高,而是現在提倡“光盤”行動。走侗鄉不去黎平有些遺憾,錦屏、天柱的侗族村寨就沒有什么特點了,基本“漢”化了。二、三十歲的小伙子都不太懂得侗族語言了,“廣東”話到是蠻溜的!
@桃花仙人2017 2017-11-01 10:30:27
雖然近黃昏,夕陽無限好。
-----------------------------
繼續
群里約好本次活動范圍重心在叢江,所以,在叢江的住一晚后,還是繼續未了的芭莎之行。
芭莎離城很近。就在城邊的高山上。
如果有些好奇,摸摸獵槍,過把槍癮,也是不錯的選項。當然,是有代價的,得有些小費。
占里村,這個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高增鄉侗寨,坐落在群山懷抱中,面積不足16平方公里,這里不但環境優美,更保留了濃郁的民族風情。
占里村150余戶768人,居民以吳姓居多。主產水稻,兼產小米、包谷、薯類等。
占里村因一項令世人驚嘆的“零紀錄”而名揚海外:人口自然增長率始終幾近為零。從1952年到2000年的48年里,占里村的人口只增長了1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非常低,幾近于零。
所以,占里被官方評為計劃生育第一村。
這個官稱是有事實佐證的,這里的各家各戶一直性別對稱,也就是說,一家里男女比例非常平衡,幾百年來維系著一男一女或者二男二女這樣的比例。
詢村里的人,他們說,占里的家庭一般先育出女孩,二胎基本就是男丁,如果頭胎為男,那二胎降為男丁。
可謂人類生育史上的奇跡。
個中原由,訪間是有個說法:話說,久前,占里有位老奶,會些藥方,在山上采點草藥配比一下,婦女服之,便有此功效。
這個說法我們在占里得到當地村民的證實。
也有說法是這里的兩潭泉水有奇功。左邊男泉右邊女泉,且男泉不溫不火波瀾不驚,而女泉噴涌而出、涓涓細流。
@shqs000 2017-11-02 00:18:51
@桃花仙人2017 那么清晰的照片,這是用啥相機拍的啊?
-----------------------------
5D3套16-35三代的紅圈
小黃包括小黃、高黃、新黔三個寨子,有600多戶、3000多人。
我們到小黃,不節不假,所到之處,人不很多,沒點旅游氛圍。
草草瀏覽那里的幾個鼓樓。
小黃的出名,在于那里的侗族大歌。
八十年代初,法國一位名叫路易斯·當德萊爾的音樂家來到侗鄉采風,在小黃聽了侗族大歌的演唱后,他贊不絕口,認為是人間仙樂,于是在1986年10月巴黎金秋藝術節上,他邀請了9位侗寨姑娘到巴黎演唱侗族大歌,據說那9位姑娘整整演唱了1個小時,歌聲傾倒了整個巴黎,連藝術節執行聽了侗族大歌演唱之后激動地說:“在亞洲的東方一個僅幾十萬人口的少數民族,能夠創造和保存這樣古老而純正的、如此閃光的民間合唱藝術,這在世界上實為少見。”
此后,小黃的侗族大歌曾幾度在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聯歡晚會、北京音樂廳等重大國內外演出活動中頻頻亮相,并受到億萬觀眾的贊賞。
可能因大歌而名,小黃正在大興土木,可能在建設一個大廣場。
要到小黃,還得等大歌時。
侗族大歌一般在農歷八月初一。
現在興旅游,一般節假日都能聽到了,這個時假小黃才收費,一人60元。
用“走馬觀花”這句成語形容我們的行程是最恰當了。
從早上的芭莎,到中午的占里,午后的小黃,到傍晚,我們便走了了黎平的肇興侗寨。
肇興侗寨是黎平侗鄉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點,是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
我們的行程是有計劃在這里觀景的,但可能一路是侗寨,有些視而不見覺疲勞,加之在此住宿至少要半天時間,有些同學時間不夠,商議了一下,還是趕往黎平縣城,那里有我們更需看的人文景點——黎平會議舊址/
于是,肇興侗寨便與我們擦肩而過。
黎平有風景有大歌,也算一個旅游新興區域。
我們到黎平,主要目標是那里的紅色景點——黎平會議。
在中國革命史上,黎平會議是一個極關鍵極重要的會議。
話說當年,王明路線造成紅軍失利,被迫戰略轉移,行軍中的教條主義和右傾路線,8萬6千多紅軍在湘江一役損兵過半。
1934年12月11日,紅軍到達通道,次日,中革軍委臨時決定在這里召開緊急會議,與會者有:博古、、張聞天、、王稼祥和李德。毛是在被剝奪軍權兩年之后,經王稼祥等人的力爭,再一次進入決策層。在通道會議上,極力說服博古等主要領導人,建議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這次會議雖然通過了的建議,但由于領導層中意見不統一,故未能對戰略轉移的大方向作出決定。所以,才有了后續的黎平會議。
第五反圍剿的失利,特別是湘江慘痛教訓,讓廣大紅軍將士對李德、博古等人的領導水平有了負面認識,對毛的領導藝術、領導水平、領導能力有了更鮮明的再認識,于是,便有了“桔林談話”、有了通道會議上毛的復出,但由于軍情急迫,通道會議還有許多未決之事。
紅軍在通道僅三天,1934年12月13日,紅軍從通道開撥,兩天之后即1934年12月15日紅軍占領黎平。
為了確定紅軍的進軍路線問題,在黎平召開特別會議,史稱“黎平會議”
會議是在翹街的一處商鋪里召開,這個商鋪當年是胡榮順商號。
參會人員:、博古、、陳云、劉少奇、李德等。會議討論紅軍的進軍路線問題。會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主持會議的采納了的意見。與會大多數肯定了的正確主張,通過了《關于戰略方針之決定》,決定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決定采信毛改北上芷江為西進敵軍力量相對薄弱的貴州。
別看這平淡的幾行字,這個決定促成了毛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并為3萬紅軍擺脫蔣光頭的40萬追兵有了靈活機動的戰術領導者。
毛就這樣一步一步擔當起中國革命的實際擔當人。
從1934年12月20王稼祥和張聞天在黃平的“桔林談話”保養民了毛的復出,到通道12月12日會議毛的正確主張得到大多同志的認同,再到12月18日黎平會議上以的名義采納毛的主張,到1935年1月1日翁安猴場會議實際剝脫博古李德的話語權,到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義會議毛被選為成為周軍事上的“幫助者”,,到1935年2月5在敘永石廂子以及當晚在扎西的水田寨花房子等召開的幾次會議“扎西會議”,到1935年3月12日經提議張聞天主持召開的茍壩會議毛成為新軍事三人團之一。
毛就這樣一步步實際掌控著紅軍的命運。
毛從1935年1月領導中國工農紅軍,主動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從1935年1月28日的土城一役開始一渡赤水,過扎西,2月18至21日從太平渡、二朗灘東渡赤水,攻打類山關、二打遵義取得類山關、遵義大捷,3月15日紅軍攻打魯班場未果,我軍遂主動撤出戰斗在茅臺及其附近西渡第三次渡赤水河,向古藺、敘永方向前進,之后,紅軍又從敘永、古藺再次從太平渡、二朗灘渡過赤水河,東奔貴陽、南折昆明,1935年5月初從絞平渡渡過金沙江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