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UBA 的迷妹總統山里的存在

張梓晨
來自山東青島
現在是浙江大學的球員
出生于1996年
身高190cm,體重只有78kg

很明顯的體型偏瘦
但這并不影響他在賽場上
一次次的整個人殺進人堆里
打籃球的原因很簡單
張梓晨從小不喜歡吃飯
因此爸爸就逼他去打球運動
爸爸教他變向,胯下,左手上籃
這也讓他從小就沒有了弱側手
11歲,他被送去青島籃協的訓練營
周一到周五晚上都訓練
初中他則去了體校練,一周六次
當時他就是打球,覺得自己普普通通
直到他參加青島初中生聯賽
他發現只要自己一拿球
對方就會一窩蜂的來包夾自己
盡管如此,全隊50分,他一人能得40多

張梓晨特別喜歡蹦跶
172cm的時候可以摸筐
15歲那年,他兩個月長了14厘米
從170cm一下子長到了184cm
這里大家也別問怎么長高了
他自己也一臉懵逼不知道原因
說當時膝蓋疼到都去檢查了

后來張梓晨作為“青島第一初中生”
被保送籃球強校嶗山一中
他一進球隊,教練就對離校的隊員說:
“我們隊里來了一個傳奇”
師兄們特地回校見到了這個“傳奇”:
“就是一小瘦猴,訓練特別拼
別人練完之后,他還去跑田徑場
場地很差,雜草叢生,他就在里跑啊跑”

他一沖起來就是不會減速
上場前戴著護膝
打完一波進攻就掉到腳踝變護踝了
不過老爹認為
這是他沒有戴準者護膝的緣故
高中的比賽也是大包大攬,每場40分起底
高一訓練賽他右胳膊撐地
手肘全斷,七個月才好
他就練左手,和下肢力量

他的進攻方式非常具有侵略性
這是從小就養成的習慣
他十分享受一次過掉好幾個人的感覺


張梓晨場均能摔至少10次吧
但他說,比賽必須要對抗
自己不會想著后果和傷病


去年大運會上,球隊領先2分
他防守起跳重重的摔在地上
現在回想起這一幕,他說:
“哈哈哈我被擔架抬走的時候就聽見贏了”

他把自己當作球隊的粘合劑
不主控,但常常送出漂亮的助攻
他更加明白了團隊與溝通
這是籃球對他最大的影響
對他而言,球隊的整體最重要


我問過他:
“對于別人說你是浙大校草
這件事你怎么看”
他很簡單的回答我:
“他們眼睛不好”

曾經有球迷把禮物只寫了他的名字
電話號碼也沒寫直接就寄到了浙大
浙大有7個校區啊
這也難不住禮物順利送到他手里
他有很多球迷
但是一踏上賽場他絕對ALL IN
進入比賽狀態,只想著贏球

籃球對張梓晨來說,意味著一種態度
從小他身邊打球的隊友從40多人
高中50多個人
現在還在堅持籃球的,只有4人了
大家畢業工作,考研留學
而張梓晨對于籃球
更多是一種堅持自己最初選擇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