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5月26日電 (孫睿 王建芳)記者26日從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委宣傳部獲悉,為使長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好轉,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海西供電公司(以下稱“國網海西供電公司”)利用海西州柴達木盆地的特有優勢實施了電能替代項目,開啟了長江源區的“綠色”新生活。
國網海西供電公司結合該地區海拔高、氣候嚴寒、生態恢復周期長的實際,以推廣電熱膜、電熱炕、電鍋爐為切入點,推進社會節能減排,改變群眾生活方式。
“2015年,我們實施了‘煤’改‘電’項目,使公司的生產生活用暖走向了‘零排放’,每年還可節約燃煤1600噸,減少碳排放4800噸,黑煙囪不見了,昆侖山下的玉珠峰也恢復了以往的潔凈。”位于玉珠峰腳下的昆侖山礦泉水公司副總經理鄭家明說,煤改電后,為公司節約了成本,增加了成效。減排指標下來了,公司效益上去了。
圖為工作人員為電能替代項目電火鍋安全用電檢查。(資料圖) 鐘欣 攝土旦旦巴是土生土長的地處長江源區的沱沱河鎮唐古拉山鄉的原住民,如今還擔任著該地區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站長,提起“煤”改“電”就豎起了大拇指,“‘煤’改‘電’后,站上的取暖全部用上了電熱膜,雖然增加了142千瓦的用電負荷,但我們可以隨時開關。一算總帳,取暖費不增反降。好!”。
“以前挖紅柳根或用牛糞燒飯取暖,煙熏火燎的受不了。如今我們也享受到了好政策,用上了電磁爐,一點煙都沒有。”藏族老阿媽宗央達珍說。借“柴”改“電”的機會,長江源地區的人家一樣和老阿媽家一樣,用上了清潔而干凈的電灶、電暖器。(完)
特別聲明:本文為企業作者上傳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快聞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