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金融見聞(AWFintech),作者:孫騁。
10月18日,國內金融科技公司趣店在美IPO,每ADS定價24美元,公司發行3750萬股,趣店市值將達到79億美元,相當于520億人民幣,擬籌資超過9億美元,這是今年中國公司在美規模最大的IPO。
開盤價報34.35美元,大漲43.13%。漲幅隨后回落,收漲23%,盤后下跌0.49%。
上市首日,主要股東持有的股份和市值
3年時間,從成立到IPO,趣店創始人、CEO羅敏創造了一個奇跡,這是資本家的狂歡,昆侖萬維(29.32 +10.02%,診股)昨天中午已經轉讓趣店股份588,225 股,交易金額為1411.74萬美元,共獲得收益人民幣3.45億元左右,仍將持有趣店IPO后不完全稀釋的17.39%的股權。
同時,這也是創業合伙人的離殤,上市前夕,趣店高薪引入的CRO粘旻環離職,此前,分管人力的VP、財務總監、風控總監等高層都已離職。
趣店初期做校園貸起家,根據2015年第四季度的數據來看,當時趣店的虧損超過1億元。2016年,由于校園裸貸、學生跳樓自殺等社會問題,校園貸被禁,趣店在存亡邊緣經歷了痛苦的轉型,開始像面向藍領的現金貸發展,并且獲得了螞蟻金服的投資。
當初創業做趣店,30多歲的羅敏在北京只有一套一居室的房子,同時還要還車貸。羅敏是個資深知乎用戶,從他在知乎關注的問題,可以一瞥其 逆襲 背后的更多面:
IPO拉開了羅敏的下一個資本之路。
1 資本的游戲:上市首日昆侖萬維套利3.45億
羅敏曾有一段長時間的低谷,2013年,他已經連續創業6次,均以失敗告終。幸運的是,他的身邊一直有貴人。
梅花天使創始人吳世春是羅敏的老鄉,他和羅敏認識多年,認為羅敏更適合自己去獨當一面,他建議:金融、教育、二手車都很有吸引力。
同一年,吳世春聯合李想、陳華、李樹斌、鮑岳橋,向趣店投資幾百萬啟動資金。李樹斌是羅敏的前老板之一,早年李樹斌創業成立鞋類電商品牌好樂買,羅敏一度做到好樂買副總裁。
李樹斌曾對媒體表示:羅敏管理校園渠道的能力早就練出來。趣店的創業方向從校園市場切入,羅敏在好樂買積累的經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天使資金幫助羅敏邁出第一步,之后的融資過程,是一個多家資本機構之間的彼此撮合、共同套利的故事。
3年間,趣店飛速完成7輪融資,招股書顯示:目前羅敏為最大股東,持股21.6%,Phoenix Entities(鳳凰祥瑞)、Kunlun Group Limited(昆侖集團)并列為第二大股東,各自持股19.7%。
(招股書披露的各投資機構占股情況)
至此,按照每股融資24美元來計算,趣店市值將達到79億美元,即520億人民幣,羅敏的身價超過112億人民幣。
昆侖萬維是趣店D輪融資時進入的,目前持有的股權總價值達到102.44億人民幣,此前累計投資金額7.7億元,獲益超過13倍。
昆侖萬維10月18日午間公告稱,公司隨同趣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首次公開發行,出售全資子公司昆侖集團趣店部分股權。根據趣店 2017 年 10 月 17 日(紐約時間)的發行結果,公司已轉讓趣店股份數量 588,225 股,價格為每股 24 美元,交易金額為 14,117,400 美元。 現因趣店 IPO 超額配售,公司擬再增加出售趣店股份 1,764,676 股,價格為每股 24 美元,交易金額為 42,352,224 美元,獲得收益人民幣 258,842,525.25 元。
本次交易及趣店超額配售完成后,昆侖集團仍將持有趣店 IPO 后股權不完全稀釋的16.86%的股權。
昆侖萬維通過趣店的超額配售出售的股權,可取得人民幣 258,842,525.25 元的投資收益,與已轉讓 588,225 股股權部分所得收益人民幣 86,280,792.86 元合并計算,共獲得收益人民幣 345,123,318.11 元。
昆侖萬維CEO周亞輝曾回憶,當初投資趣店是受源碼資本創始合伙人曹毅影響,在曹毅的勸說下,他從看項目到打錢只花了一周時間。
中間缺少很多行業調查、企業調查的過程,那時我在VC投資、互聯網金融上都是新手,加上時間窗口期這么短,我也很難看出門道來。 周亞輝說。
這個匆忙的決定,依然給昆侖萬維帶來了巨額回報。
而曹毅在投資趣店B輪后,又在其D輪、E輪融資中進行了追加,目前持股為16.1%,是第四大股東,股權價值為83.72億人民幣。
此外,API (Hong Kong)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為12.8%,Zhu Entities持股為7.2%。
螞蟻金服在E輪加入,看起來更像是一種自衛,因為當時京東金融投資了趣店的競爭對手分期樂。
在業內人士看來,螞蟻金服在權衡之下投資趣店,把支付寶的入口對接給趣店,這直接拉動了趣店的業績,趣店屬于阿里系,阿里在美股有認可度,是一個很好的背書。趣店的現金貸業務 來分期 ,主要流量來自支付寶,螞蟻金服也通過趣店的渠道獲得校園流量。
趣店選擇現在上市,更多是迫于股東壓力。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全天候科技:
2 強勢羅敏,多位創業高管黯然離場
我看了看人,就定了一半,看羅敏面相、談吐以及肢體語言,都比較老練,有些氣場,像是個下手比較狠的人。 周亞輝曾在投資筆記中回憶。
這個 下手比較狠 的人,在多輪融資之后還能緊緊握住趣店21.6%的股權,的確是一個勝利者,而背后是大量沒有實現的口頭期權。
一位趣店前員工告訴全天候科技:創業途中,很多中高層員工離職,因為羅敏給了很多人口頭的期權承諾,最后都沒有兌現。
羅敏持股21.6%,據我了解,另外兩個合伙人的股份,各自都不到1%,很多員工覺得羅敏不夠義氣,所以留下來的老員工不多。 上述前員工透露。
一些早期員工甚至在知乎等網絡平臺發帖聲討羅敏,稱后者在趣店大學生校招時,給應聘管培生的同學口頭期權承諾,但入職后,并未兌現。
有趣的是,羅敏的知乎主頁顯示,2年前他曾關注過一個問題:
他看到這群離職年輕人對自己的聲討,卻不露聲色,對于一個連續失敗的創業者來說,這些質疑并不重要。
就在上市前夕,趣店高薪引入的CRO粘旻環離職,更早時候,分管人力的VP、財務總監陳青青、從Capital One挖來的分管風控的曹姓總監都離職了。
粘旻環2016年11月加入趣店,趣店曾對媒體表示,粘旻環的加入將幫助趣店打造 Fintech 的核心競爭力,為趣店風控能力的提升注入更多世界領先科技元素,讓更多年輕人享受到便捷的消費金融服務,為中國消費金融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此前粘旻環曾任職美國第五大零售銀行Capital One,擔任大數據應用與支付部門的高級總監,為Capital One華人系高管的最高職位。
這則首席風控官離職的消息,不禁令人質疑:趣店放貸的風控模型是怎樣的?此前有媒體報道:趣店從2015年開始,就將芝麻信用評分作為審核用戶的重要參考數據。
風控依賴螞蟻金服顯然是不可持續的作法,上市后,在更復雜的資本市場,趣店的風控體系、反欺詐能力、壞賬風險,面臨著更多挑戰。
